近日,我國多領域科技成果實現新豐收。5月28日,C919國産大型客機圓滿完成商業首航;5月30日,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圓滿成功,這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個載人飛行任務;2023中關村論壇發布新一代256核區塊鏈專用加速芯片、新一代量子計算雲平台等10項重大科技成果。
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、安全之要。回望新中國成立以來70多年的曆史,全力發展科技、支持經濟建設、捍衛國家安全的主線始終貫穿其中。20世紀五六十年代,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,爲了保衛國家安全和維護世界和平,我們果斷作出獨立自主研制“兩彈一星”的戰略決策,並最終取得成功。“兩彈一星”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,有效捍衛了我國國家安全,同時也增強了民族凝聚力,極大促進了經濟發展,推動了國家整體科技水平提升。如今,太空探索成爲世界各國新的科技競爭點,而中國空間站已正式建成,並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,我國在全球航天科技事業的競賽場上,又一次走在了前列。
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科技創新發展,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、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、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根本措施。航天科技“高大上”,但其衍生出的許多技術成果與民衆日常生活息息相關。脫水蔬菜、核磁共振儀等技術就是航天科技轉爲民用的經典成果。剛剛成功首航的國産大型客機C919同樣也是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最新成功案例。作爲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,一個國家想要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民航客機,不僅要擁有完善的工業制造能力,還需要具有完備的上下遊産業鏈,這一切都需要強大的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作爲支撐。C919國産大型客機的成功首航,是創新作爲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生動實踐,它還將通過中國萬億民航市場有力推動國家經濟社會長遠發展,也必將極大鼓舞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繼續建功立業、創造輝煌。
科技立则民族立,科技强则国家强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,“实践证明,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,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。我们完全有基础、有底气、有信心、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,乘势而上,大展宏图”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,加快建设科技强国,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必将引领中国号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,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。(陈 城)